(0086)027-82961686
新闻资讯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智能天线工作原理
来源:原创文章 发布者:本站编辑 时间:2020-07-09

天线的方向图表示的是空间角度与天线增益的关系,对于全向天线来说,它的方向图是一个圆;对于阵列天线,可以通过调整阵列中各个元素的加权参数来形成更具方向性的天线方向图,形成主瓣方向具有较大增益,而其它副瓣方向增益较小的形式。智能天线正是一种能够根据通信的情况,实时地调整阵列天线各元素的参数,形成自适应的方向图的设备。这种方向图通常以最大限度地放大有用信号、抑制干扰信号为目的,例如将大增益的主瓣对准有用信号,而在其它方向的干扰信号上使用小增益的副瓣。图为一个智能天线结构的示例图。

 

智能天线包括射频天线阵列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其中信号处理部分根据得到的关于通信情况的信息,实时地控制天线阵列的接收和发送特性。这些信息可能是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情况;在使用闭环反馈的形式时,也可能是通信对端关于发送信号接收情况的反馈信息。

我们以某智能天线为例,为大家详细介绍智能天线的原理。

如图1和图2所示

 

 

下面以扇区阵列天线的性能介绍智能天线的工作原理。该智能天线阵列有两种工作模式。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用户通常分布在不同方向(也有用户方向重合的情况),加之无线移动信道的多径效应,有用信号仅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而并非整个蜂窝小区或者整个扇区。当基站接收信号时,即在上行链路中,来自各个用户的有用信号到达基站的方向可能不同;当基站发射信号时,即在下行链路中,可被用户有效接收的也只是部分信号。考虑到上述因素,调整天线的方向图使其能定向性的发射和接收就非常合适了,这也就是波束形成(Beam Forming)(可在射频、中频或基带实现),把这种模式定义为工作模式。

智能天线系统在未通话状态时基站仍然需要向扇区内所有用户发送公共控制信息,并通过小区内不同方向的用户返回给基站的信息来判断用户方向和数量。这种功能要求基站天线的方向图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扇区,即广播模式。如图3虚线所示。

 

而通常提到的波束形成分两种方法:切换波束阵列(Switching Beam Array)和跟踪波束阵列(Tracking Beam Array)。对于切换波束阵列,预先形成一定数量角度固定的窄波束,仅在数字信号处理中采用算法计算出切换到“最优”波束使波束指向期望用户方向。这种方法只能通过低副瓣来降低干扰。而跟踪波束阵列能够实时形成权值使主波束跟踪期望用户,并在干扰用户方向形成零陷以提高信噪比。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实时得到权值的计算量显著增加。

从阵列综合的角度出发,阵列形式的设计和激励权值的确定是两个核心的问题。阵列形式一旦设计好之后就是固定不变的了,可以调整的只能是激励权值。激励权值即激励幅度、相位可分别通过衰减器、移相器或者在基带中使用DSP芯片实现。对于上述两种工作模式,考虑实现的难易程度:先根据广播模式对方向图要求综合阵列结构和激励权值;再对求出的阵列结构综合工作模式激励权值。